产一科
产二科
产三科
产六科
高端产科
妇 科
儿 科
生殖医学科
儿童康复科
计划生育科
新生儿科
皮肤科
外 科
放射科
国医馆
内 科
病理科
更多>>

生完猴宝宝,产后如何调理,艾灸来帮忙!

创建时间:2018-05-09 09:00

女性以气为本,以血为用。而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艾灸作为一种外治方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应用艾灸方法进行产后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诸多不适症状,这是和女性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

一、恶露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宝宝在出生后,新妈妈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阴道出血,医学上称之为“恶露”。产后恶露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娩后,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要逐渐关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后,子宫内膜增厚成为蜕膜,分娩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蜕膜要脱落,在蜕膜脱落,新的子宫内膜生长这一交替过程中,会有少量阴道出血。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当胎盘完全剥离,子宫腔排出,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和产妇身体的康复,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恶露的正常排出,可以看成是女性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有益于机体康复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自身的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应。一般情况下,在分娩后的几天内,恶露颜色较红,量也与月经相似。以后颜色逐渐变淡,量也逐渐减少,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恶露会消失。若产妇子宫复旧不全,则会出现恶露量多,持续时间延长。

    用艾灸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施灸,直至出现灸感,然后在此穴上进行灸疗。艾灸可以温通气血,加速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恶露的排出。

二、腰腿疼痛。
    妊娠后随着胎儿长大,准妈妈的腹部逐渐向前突出,重心前移,腰部肌肉张力增加。产后重心又恢复到孕前状态,但关节、韧带却还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松弛状态。如果新妈妈在哺乳时姿势不够正确,或者长时间抱小宝宝,都会使腰部肌肉紧张,增加腰部肌肉的疲劳。此外,新妈妈在孕期和产后的运动都会相对减少,腰部肌肉疲劳后产生的乳酸会在局部堆积,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

    用艾灸在腰骶部的一些穴位进行艾灸,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则其痛自止。其作用是通过扩张局部的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消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加速局部和全身气血的运行,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三、胃部不适、胃胀、便秘
    有些新妈妈产后会出现胃部不适、胃胀的症状,这是因为产后胃液中盐酸的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再加上产褥期卧床时间多,缺乏运动,腹直肌和盆底肌松弛,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发生。

    用艾灸在腰部、腹部及小腿上的穴位进行灸疗。可以明显改善不适症状,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

四、外感
    孕妇分娩时由于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时用力过度,耗损气血,使产后抵抗力减弱,所谓“百脉空虚”稍有不慎则易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易于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出现恶风、喷嚏、流涕、发热、咳嗽等风寒表证,甚至出现畏寒喜暖、食少便溏、倦怠少动等寒凝血瘀症状。

艾灸能温阳除湿、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提高产妇抗风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症状。

    艾灸,就是通过去除体内寒湿之气,疏通经络达到帮助提升身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充满能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气血流通,百病不生”。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咨询电话:3776120。


特色专科
产一科
产三科
产二科
妇 科
儿 科
高端产科
生殖医学科
儿童康复科
计划生育科
新生儿科
外 科
皮肤科
中药房
放射科
特色服务
联系我们

地址:沧州市浮阳北大道小王庄路口

北行1500米 
乘车路线:市内乘10路、29路直达
总机电话:0317-2208120
客服电话:0317-2208120
邮箱:czsfybjy@163.com

国医馆

医院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