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个方法提高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手眼动作的协调是指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协调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觉能力而组成的。儿童的双手会根据知觉讯息而改变活动的方向及力度,这就是手眼协调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手眼协调能力能促进小肌肉与知觉协调运行,让儿童更好适应环境的要求,进而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
儿童手眼动作的协调是随着神经的发育而逐渐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协助非常重要。当胎儿尚在妈妈的子宫里面时,便已经有听觉和触觉能力,所以当儿童渐渐长大时,通过模仿大人的动作,自己也会想去抓、拿物品,进而练习手部抓握的能力,再加上视觉、听觉、触觉能力的发展,便能逐渐刺激手眼协调的能力。
训练儿童手眼协调的方法
1、把适宜儿童抓握又能出声的玩具用绳子悬吊在他能够着的地方,训练他用手去抓握;或是抱着宝宝坐在桌前,桌子放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或零食等,引导儿童去抓桌子上的东西,让他一手抓一个。
2、1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在俯卧的时候抬起胸部,所以可以在他俯卧的时候先把玩具放在他伸手能够到的地方让他抓,然后再把玩具换个地方,让他转头或转身去找。当他找到时,就要鼓励他。儿童在得到鼓励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寻找玩具,准确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样在锻炼了儿童头、颈、上肢的活动能力及动作的同时,也锻炼了其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有效促进触觉的发育和记忆能力。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家长可以把不会发出声响的毛绒玩具扔到更远的地方,以此来锻炼儿童的追寻能力。
3、此外,还可以利用拼插玩具游戏来锻炼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综合记忆能力。训练时,家长可以在儿童面前演示一遍如何进行操作,然后将玩具给儿童,让他试着模仿家长刚才的动作。如果儿童不太会操作,可以拿着儿童的手进行多次操作,直到儿童可以独立进行拼插动作。
科 室 介 绍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河北省残联、沧州市残联康复救助机构。儿童康复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专业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技术合作单位,沧州市红十字会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童康复实习基地。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训练工具并引进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和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精准医学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形成了一套集传统医学手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治疗体系。儿童康复科专业治疗脑瘫、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脑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智力低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对于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损伤进行超早期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正常化率达85%。
科室咨询电话:0317-3777256;0317-3776005
地址:沧州市运河区浮阳北大道92号,市内公交29路、10路、459、489路市妇幼保健院下车即可。